轴承的应用行业非常之广泛,很多行业都需要用到轴承。昨天的文章,我们介绍了工业机器人轴承的四种类型,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工业机器人轴承的现有技术。
工业机器人轴承不仅是工业机器人关节系统转动与运动的核心部件,作为承载元件,其整体性能优劣对系统的安全、高效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通常,通用轴承结构形式及主参数的确定是以额定动载荷为目标函数,在-定的约束条件下,通过优化得到。薄壁轴承在使用过程中,不仅要有较大的额定动载荷以保证轴承有足够的承载能力,还要有较强的刚度和较小的摩擦力矩以保证机器人主机的定位精度、灵活运转。因此,在轴承设计分析过程中.应将额定动载荷、刚度和摩擦力矩3个指标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,同时着重考虑这些参数的变化对轴承性能方面所产生的不同影响。
柔性轴承属于特殊的薄壁球轴承,部分设计可参照薄壁球轴承的设计方法,如主参数钢球直径、沟曲率系数、沟径的选择和计算、材料的选择、热处理及车、磨加工工艺等。但由干它的特殊使用要求,其主参数如钢球数量、球组节圆直径、档边直径、填球角。保持架球兜直径和形状、游隙的选取和计算公式需要作相应改变。
机器人用轴承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:
1.薄壁轴承负游隙的精准控制技术。
工业机器人轴承要求运转平稳,要有合适的启动摩擦力矩,因此轴承生产、装配时要有合适量的负游隙。轴承的负游隙过大或过小会直接影响轴承的噪声、振动与寿命,由于机器人用薄壁轴承内外套圈的壁厚较薄,采用加载方式测量游隙时,易导致套圈变形,负游隙的量很难控制,需要采用特殊的加工装配方法和工艺,并使用特殊的装配工具。
2.薄壁角接触球轴承装配高度的精确控制。
机器人结构紧凑,安装空间精确,要求轴承的装配规范严格,而且国外同类轴承的装配高也控制极为严格。由于薄壁角接触球轴承壁厚很小,极易产生变形,各尺寸精度难以精确控制,内外圈及滚动体选配尺寸难以严格控制,造成轴承装配后装配高偏差过大。因此,要想实现薄壁角接触球轴承装配的精确控制,基至达到万能配对的目的,必须对轴承进行特殊的沟位置设计、磨加工工艺制订、精确的选配等,同时增加轴承凸出量的修磨工艺。
3.薄壁轴承的精准装配技术。
由于机器人专用系列精密轴承壁厚超薄,刚度差,采用普通的装配方法及模具,在加热装配合套时极易变形。因此,要实现薄壁轴承的精密装配,达到成品各项指标,必须采用针对薄壁轴承的装配尺寸选配、装配工艺制制订和特殊的装配模具及附件,对选配好的轴承套圈进行严格的修磨,制定详细、严格的装配工艺,并研制专用的装配合套工具及附件,以保证轴承装配后的精度。
4.薄壁轴承套圈内外径非接触测量技术。
薄壁轴承套圈壁厚非常薄,需要精密车和磨来达到所要求的公差,同时薄壁轴承套圈轮廓参数的测量精度要求也极高,采用传统的检测手段,如标准轴承外径测量使用的D913仪器,用0.001的扭簧表测量,要求有一定的测力,但是表的测力人为很难精确控制,直接影响薄壁套圈的外径测量精度,无法满足检测的需求。因此,需要对薄壁轴承套圈内外径测量方法进行研究,以非接触光学精密测鼉技术为基础,综合运动计算机主动视觉、图像处理、精密运动控制及计算机控制等相关技术,研制开发一套薄壁轴承套圈外轮廓专用测量仪器。
5.基于机器人工况条件的轴承综合性能试验技术。
为了考核和评价机器人轴承的性能,寿命及可靠性,装机前必须进行模拟试验或批量生产时抽样试验,以确保装机的轴承性能稳定可靠。由于机器人轴承结构的特殊性,需要研制专用的轴承的试验装置,并进行模拟工况试验,检测轴承的振动、温度、载荷、转速、摩擦力矩及旋转精度等性能,根椐所配套的机器人的用途及使用要求,制定相应的试验规范,完成规定数量和时限的寿命试验,并对试验后各项检测与实验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,从而评估轴承的使用性能、寿命及可靠性是否满足要求。
德国IDC轴承,一站式轴承解决方案提供商,其轴承广泛应用于机床、机器人、液压泵与马达、精密减速机、冶金、纺织、矿山、印刷、港口、航空航天等各种工业领域。我们承诺专业团队,专业服务,快速响应,更加快速、高效、灵活地满足不同客户多层次的需求。